2016年4月30日 星期六

教理主題:主基督的平安

教宗聖若望廿三世 1963年 4月 11日,發表《和平於世》通諭  (Peace  in  Terris),強調以和平與國家平等、合作、互信取代軍備競賽;强調人性的尊嚴和自由,以正義和真正的和平為基礎,謀取人類公益。

世上的和平,是要求要對人性生命的尊重和成長 (CCC2312,2313),並非單純地指沒有戰爭,或敵對雙方武力上的均衡,而是「秩序的平靜」(聖奧思定),「正義的果實」(依卅二.17)以及愛德的成果。在世界上和平要求公平的分配和個人財產的保護 (CCC2317),人與人之間的自由交流,尊重個人和民族的尊嚴、正義和兄弟友愛情誼的具體專注。和平於世是各時代所有人都最為渴求之事,只有謹守上主所訂立的秩序 (CCC2314),才能牢固地在世間實現和平。

本主日的第一篇讀經記載初期宗徒團體發生了一些爭論。皈化的猶太人仍守梅瑟法律,以致認為皈化的外邦人也應接受割損禮。於是宗徒和長老們就開會討論此事。辯論多時之後,伯多祿以他本人的經驗作證說天主只憑外邦人的信德,而不以割損為得救的條件 (參宗15:8)。這次會議告訴我們一個達至共識的過程,亦使教會在爭議過後達到團體內的平安。正如教宗在《和平於世》通諭中闡述:衝突不應靠訴諸武力來解决,而是應該靠談判。

教宗本篤十六世在 2013年世界和平日文告「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中鼓勵所有人肩負起締造和平的重任 (CCC2309),内容從人出發,涉及人内在和外在的和平,進而也强調人類的基本權利 (CCC2306)。常言說,「平安是福」,在生活中沒有平安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普遍人都渴望能夠得到平安。外在的平安,即指平安無事,沒有什麼苦難、煩擾、爭拗、危險;而內在的,乃指心裡的平靜、安穩、無憂、非常釋放、舒暢。

兩位教宗的訊息及天主教對和平的理解皆源於耶穌的臨別贈言:「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界所賜的一樣。」 (若 14:27 ) 這平安是主耶穌的辭別,也是他給門徒的一份禮物;這不只是一句簡單的祝福語,而是他承諾持續的臨在,就如他所指「不像世界所賜的一樣」。

基督所說的平安 (SHALOM),絕非世界所能給予的,而是聖經中指人與自己、人與宇宙、人與團體、及人與天主的和諧,彼此的共融合一。所以這一份共融,是整個感恩祭的核心,維繫著我們彼此間的團結。當主祭邀請參禮者互祝平安時,絕非是朋友間的問好時候,也不是說歡迎話或到處握手談笑的時間,「互祝平安」是誠心祈禱祝福的時刻,我們衷心渴望並願意這份和諧共融在領受主的體血時更完滿地呈現。

主耶穌宣講「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瑪五.9),祂向每一個人要求心靈的平安,讓我們放下憤怒及仇恨,全心信靠天主,盡力作個締造和平的人,正如一首本地教會耳熟能詳的歌詠所道:「平安極珍貴,注心中滿平靜。平安極珍貴,靠天主的眷顧,能教我變換,盡力作肇造和平人。平安是福氣,載於心更莫辭。」

生活反思/實踐
1.  在感恩祭互祝平安的環節中,我是否只是慣性地點頭?
2.  我們被召作締造和平的人,試想想在堂區內我們可以做些甚麼呢?

教區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員會提供
2016 年 5 月

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

教理主題:彼此相愛

今天的讀經引領我們從早期教會的事蹟反思教會存在的本質,在讀經一中,我們可以看到教會團體的存在是建基於宗徒的宣講,並且由這宣講所滋養著。教會團體是有組織的,由宗徒所選立的長老所帶領,而在精神上亦充滿祈禱和信德。教會團體要面對不少的困難,卻又常常充滿著主的愛、平安和喜樂,並藉此吸引了不少的信眾加入到團體之中。讀經二默示錄的主題是「新天新地」和「新的耶路撒冷」。在新約中,新耶路撒冷常常是基督的淨配聖教會的象徵。但梵二的教會憲章也為我們指出了她們之間的關係和差別:「教會又稱為『天上的耶路撒冷』及『我們的母親』。但是今世的教會,仍在距離天主甚遠的旅途中,好像充軍者,只有渴求天上的事物,嚮往坐於天主之右的基督,嚮往那教會生活已經和基督一同潛移於天主之內的境界,直到與其淨配基督一同出現於光榮中。」(教會憲章 6)默示錄的作者強調,基督徒在現世中一定會受到迫害,但那些堅持到底、忠貞的信徒將會在基督再來時獲得祂親自的安慰。那時,整個宇宙都會得到更新,而凱旋的教會將與基督一同出現在永遠的光榮中。

很明顯的,今天福音的主題是「彼此相愛」的命令。這是耶穌基督在受難前的離別贈言中留給門徒的新的誡命。在最後晚餐的記述中,對觀福音的重點是「感恩祭」的建立,並以此作為對耶穌的紀念。但若望福音強調的卻是彼此相愛的誡命,並以基督對我們的愛和犧牲作為我們彼此相愛的榜樣和基礎。在若望的理解裡,彼此相愛是教會生活中一個很重要的標記,並具有對耶穌作出紀念的意義。因為當我們彼此相愛時,世人就可認出我們是祂的門徒,是祂淨配聖教會的一份子。

這個主日我們慶祝耶穌給了我們「彼此相愛」的新誡命。但事實上,愛主愛人的命令在舊約中也不是新鮮的事情。申命紀重申選民們應全心、全靈、全力,愛上主你的天主(申 6:5),而肋未紀也要求選民們應愛人如己(肋 19:18)。那麼,耶穌所說的新誡命的「新」在那裡呢﹖的確,這「新」不只是耶穌把「愛主」與「愛人」這兩項命令連結起來,更重要的是耶穌本身,祂的愛、使命、犧牲和祂與人類所建立的新盟約體現和推動了這項新的命令。換句話說,儘管在舊約中已有「愛主愛人」的要求,但藉著耶穌的降生和死而復活,天主子把這新的誡命賜給了我們,更因著聖神的恩寵推動教會把它生活出來,好使它成為愛的法律、恩寵的法律和自由的法律。正如教理所說的:「新約的法律稱為愛的法律,因為它更是由聖神所灌注的愛推動人行事,而非由怕懼之情;新約的法律又叫做恩寵的法律,因為它通過信德和聖事的途徑,賦給實踐的力量;新約的法律也叫自由的法律,因為它把我們自舊約禮儀和法律的規則中,解救出來,使我們在愛德的推動下自發地行事;最後,它使我們能越過僕人的地位──「不知道他主人所作的事」,成為基督的朋友──「因為凡由我父聽來的一切,我都顯示給你們了」,甚至達到享有繼承權的兒子的地位。」(1972)

這新的誡命並不廢除舊的法律。相反,它成全舊法律,並使我們發掘出舊法律最原完滿的潛力。耶穌這新的誡命並不是以一連串的法令的形式出現,它更是指向人的內心,指向教會信眾在聖神內更新了的生命和生活。教理1968條說:「福音的法律完成了舊約的誡命。主的山中聖訓,不但不廢止或貶抑舊約法律的道德規範,更釋放深藏著的潛力,提出嶄新的要求;聖訓為舊約法律啟發了天主的和人性的真理。它不外加新的規範,卻直接改造行為的根,就是改革人心,是在那裡,人選擇潔與不潔,也是在那裡,形成信、望、愛三德,並偕同此三德,修練其他的美德。這樣,福音通過效法天父的完美,藉著寬恕仇人,為迫害者祈禱,並像天主那樣寬宏大量,把舊約的法律導向圓滿。」正如聖保祿所說:洗禮使我們都穿上了新人(哥 3:10)。如此,我們也應藉聖神的傾注,穿上這新的誡命作為我們的衣服,不是停留於法律條文的表面,而是實質地參與教會那生活的,使徒性的愛的傳承。

耶穌不單教導我們要彼此相愛,如同祂愛了我們;祂更藉具體的行動把這愛明顯地表達出來,成了我們的榜樣。耶穌一生的工作都是在流露著祂對人類的愛,但高峰卻是在最後晚餐中祂為門徒們洗腳,以及一天後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奧跡。在這樣的理解下,感恩祭正好標誌著我們願意成為基督的肢體,並在祂內彼此相愛、服務和奉獻的生活和事實。

生活反思/實踐
1.  你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彼此相愛」的誡命?你認為「彼此相愛」的誡命是否很難實行?為什麼?
2.  你認為每週的「感恩祭」與「彼此相愛」的誠命有什麼實質的關係?你有沒有在每週的「感恩祭」吸取力量,好能實踐「彼此相愛」的使命?

教區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員會提供
2016 年 4月

2016年4月16日 星期六

教理主題:基督的天主性

復活期第四主日又稱「善牧主日」,教會喜歡用牧人的形象代表耶穌,羊群代表祂的跟隨者。讀經一是關於保祿第一次傳教之旅所發生的事。保祿和巴爾納伯在丕息狄雅的安提約基雅傳道,雖有許多猶太人聽從了他們的教訓,但亦惹來不少同族人的嫉妒 和反對,致使他們不得不宣告要順從天主的意思將救恩帶給外邦人。信了主的外邦人都非常喜歡,因為他們被預定獲得天主的救恩。兩位宗徒雖然遭受迫害,被逐離 去,但他們卻充滿喜樂和聖神。選讀的聖詠是一首讚美詩歌,邀請天下萬民歸向天主,成為天主的子民,成為他的羊群。聖詠描述的景象只有在新約時代才得以實現。

若望福音十章有很大的篇幅是關於耶穌是善牧的道理。前面的十七節,耶穌用比喻指出善牧與羊群的關係密切;善牧要認識、保護、帶領羊群,並為羊捨掉性命。而本主日讀經27至30節的重點是善牧耶穌要把永生賜給他的羊,沒有人能把羊從耶穌的手中奪去,因為是天父將羊群賜給他的。最後一句「我與父原是一體」更讓人明白耶穌就是真正能帶給世人救恩的天主聖子。今天的讀經二聖若望默示錄,出現了天主的寶座和受到光榮的羔羊。這羔羊要牧放來自各邦國、各民族不能數清的群眾,要拭去他們的眼淚,領他們暢飲生命的水泉。這羔羊固然就是耶穌基督,與天主父永遠同享光榮的那位。

至聖三位一體的奧跡是基督徒信仰和生活的核心奧跡,以及所有其他信仰奧跡的泉源(參《教理》234)。因此,為免信仰內容出現偏差,教會在宗徒時代就已經採用了一些簡短的標準條文去表達和傳遞自己的信仰。然而為了解基督是人而天主的奧跡,教會在最初的幾個世紀裡,曾出現了一些異端。這些異端常常徘徊於基督是否有完整的天主性或完整的人性的爭論中。不同時代出現的異端計有:嗣子論、幻象論、亞略主義、奈斯多略主義等均促使教會積極駁斥和作出回應。公元325年,教會在尼西亞召開了大公會議「承認聖子與聖父『同性同體』,就是聖子與聖父同是一個天主。」又於381年於君士坦丁堡召開的第二屆大公會議,「承認祂是『天主的獨生子。祂在萬世之前,由聖父所生。祂是出自光明的光明,出自真天主的真天主。祂是聖父所生,而非聖父所造,與聖父同性同體。」(參《教理》242)。這兩屆大公會議遂制定了我們今天在感恩祭裡唸的「尼西亞.君士坦丁信經」的內容。

事實上,耶穌兩性一位的道理為基督徒至為重要。耶穌是真天主才可使人得救恩,因為唯獨天主才可以赦人的罪,賦予新生命。另一方面,我們亦可從聖子的人性的位格內,體會到天主對人類深深的那份愛情,所給予的救贖和生活的榜樣。耶穌身為天主,自受孕一刻便取了人性,將祂的天主性永遠與人性結合,共存於一個位格內。這個永不挽回的行動和標記,讓我們想起每次舉行感恩聖祭在奉獻禮時,主祭注水於酒內時默念的說話:「酒水的攙合,象徵天主取了我們的人性,願我們也分享基督的天主性」,天主對我們的愛是多麼真實和偉大!在這「善牧主日」,讓我們感謝善牧基督為他的羊群所作的一切,尤其是他的救恩。

生活反思/實踐

1.  試反省一下為什麼「耶穌基督是真人真天主」的道理,為你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2.  一直以來,教區主教代表著基督來牧養我們,故被稱為牧者。我們未必有機會見到我們的主教、與他交談或聽他的道理,但我們可以透過公教報,多留意他的牧函或文告以了解他對教區的期望,及對我們的囑咐、帶領和指引。

教區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員會提供
2016年4月

2016年4月9日 星期六

教理主題:感恩(聖體)聖事與福傳

在三年的讀經集中,每年的復活期第三主日讀經中都會提及復活的基督和宗徒們一起進食,這給我們一個大好的機會讓再次反省今日的教理主題:聖餐──感恩(聖體)
聖事的意義。在今天的福音中,講述了門徒們在海旁與復活的基督一起吃早飯,並以耶穌指示他們如何捕魚作為引子,預示基督派遣他們去傳揚福音,並以主基督與伯多祿的對話講述愛祂與傳揚福音(牧養羊群)的關係。

基督與門徒所吃的早飯,可以說是門徒們辛勞的成果,基督以他們捕獲的魚來準備這餐飯,一方面是謙卑服務的象徵,另一方面亦反映出福傳的最終成果是引領人去到主的餐桌前一起同餐共食。早飯後,福音以另一個方向去描述「餵養」,以耶穌基督向伯多祿的三次提問的回應去帶出耶穌對宗徒之長伯多祿的託付──去餵養的的羊。他被委託以天主的聖言和聖體去餵養天主的子民,以回應及表達對天主的愛。

在讀經一的宗徒大事錄及聖詠中都讓我們了解到傳揚福音所遇到的挑戰與侮辱,但他們仍能懷著喜樂的心去宣揚天國的福音,也無人能夠阻止他們去宣告上主的救恩,而在默示錄的選讀亦讓我們知道這些艱辛和侮辱終將過去,在世界的窮盡時,最終的讚頌、尊威、光榮和權能都要歸於那被宰殺的羔羊──基督。這羔羊也正是我們每次舉行感恩聖事時所領受的耶穌基督。

我們相信聖事是為教會而存在,而聖事亦構成教會,並在感恩(聖體)聖事中被塑造(參教理 1118及 1396),所以梵二大公會議中,與會主教們宣認:參與感恩聖祭是整個基督徒生活的泉源與高峰(參 LG11),而在領受聖體餐桌的滋養時,我們不單向天主奉獻祂無瑕的祭品──基督,並透過祂將我們的生活也一同奉獻(參 SC48)

主的聖餐亦加強信徒去履行基督愛的使命,它促使我們去關心窮苦同有需要的弟兄姊妹聖師金口若望特別勉勵我們在領受了基督的聖餐後,要在生活中,在窮苦的弟兄姊妹中認出基督(參教理 1397)。拉丁教會亦以彌撒(Missa)來稱呼感恩(聖體)聖事,意即派遣(missio),因為在結束這禮儀時,信友被派遣在日常生活裡實踐天主的旨意,將基督的救恩實現於我們的生活中(參教理 1332)。

真福保祿六世在《在新世界中傳福音》勸諭中亦提醒我們,基督徒要度一個真正信仰的聖事生活,而不單是被動地領受而已,傳揚福音完成聖言及聖事之間最內在的關係,或更好說,彼此永不間斷的共融合作」(參 EN  47)。所以我們可以清楚知道,在領受基督體血的甘飴同時,這聖事也趨逼著我們跟隨祂的人去擔負傳揚福音的責任和使命,而這亦是對主復活的愛的見證和回應。

生活反思/實踐
1.  在參與完主日感恩祭後,我有沒有意識到更需要去為窮苦和有需要的弟兄姊妹服務和分享?
2.  如果基督也向你發問:「你愛我嗎?」你會怎樣回答?你願意跟隨祂,協助祂去餵養祂的羊嗎?

教區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員會提供
2016 年 4月

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

教理主題:「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纔是有福的!」

復活期的第一篇禮儀讀經都是選自宗徒大事錄,幫助我們認識早期教會是如何的發展起來。今天的這篇讀經正記載了宗徒行了許多奇蹟異事、還醫治病人,使信主的人越來越多。讀經二的默示錄,焦點則在於復活基督的光榮預象:「有似人子的一位,身穿長衣,胸間佩有金帶。」(默 1:13-16)祂驅除我們的恐懼,賜給人類希望,祂的王權無窮無盡。

今天的若望福音,可說是一個派遣傳揚福音、懷著寬恕和信德的故事。復活的基督來到門徒中間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並隨即派遣他們繼續祂的救贖工程。耶穌更向他們噓了一口氣,賜予聖神,也交給了他們赦罪的權柄。耶穌基督的顯現和賜予平安使害怕膽怯的門徒轉變得充滿信德,勇敢起來,而多默由不信到深信不疑是因為復活的主再次顯現在他面前,使他對主作出宣信。耶穌最後所說的一句話正是邀請信友去經驗祂──復活的基督,去體現祂所說的: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人,纔是有福的!

信仰邀請人進入天主愛的關係中,因為「天主是愛」(若一 4:8),祂親自與人交談往來,甚至派遣了祂的獨生子和愛之神,使人分享這愛,為邀請人與自己共融契合,而人對這項邀請的相稱回應就是信仰,亦即是人對那主動自我啟示的天主所作的自由回應。(參閱教理 221,142, 166)

在舊約中的「亞孟」是來自希伯來語「信德」(aman) 一詞,解說「我相信」,以表示對天主聖言的信賴。在新約時所沿用的希臘文  (pisteuein)  這動詞,不但含有相信,信靠或表示有信心之意,更加是「承認是真實的」意思。一如聖保祿宗徒所說:「如果你口裏承認耶穌為主,心裏相信天主使他從死者中復活起來了,你便可獲得救恩。」(羅 9:9-10)信仰是由內(心裏相信)至外(口裏承認)的宣信。

個人的信仰首先是從信仰團體──教會接受這份來自天主的寶貴禮物。信仰從「聽」開始,在別人的信德見證生活「宣講」下而深
化。這過程必須有聖神的助佑,天主的恩寵引導和協助,「聖神感動人心,使它歸向天主,開啟心目,賜給『眾人同意與信服真理的喜悅』」。(教理 153)

那麼,我們的信仰是怎樣傳下來的?蘊藏在聖傳和聖經裡的信仰「神聖遺產」(信仰寶庫)(弟前 6:20),是宗徒們委託給整個教會的。聖傳來自宗徒,是他們從耶穌的言行舉止所接受、及從聖神那裡所學到而傳授的事,是一個活生生的傳授過程。(參閱教理 83, 84)教會遂負起詮釋和保護這信仰遺產的重任。

然而,我們的信德會有時受到考驗,甚至動搖。在生活的世界中,許多時我們經驗到邪惡、痛苦、不義及死亡,我們會質問天主「為什麼」、懷疑祂,在信仰中掙扎。那時我們就該回到信仰團體中,轉目注視信德的見証,「在絕望中仍懷著希望」而相信(羅 4:18),以堅忍的心跑那擺在我們面前的賽程,「雙目注視著信德的創始者和完成者耶穌」(參閱希 12:1-2 及教理 164)。

藉著聖洗我們獲得重生,成為基督的「見証人」。我們一方面受著宗徒傳下來的信仰所滋養,而另一方面亦同時成為活生生聖傳的一份子,繼續信仰的傳遞。求復活的基督賜予我們勇力,在信仰的光照下一起前進,使更多雖沒有看見主但卻相信了祂的人,能繼續分享天主給人類這偉大的愛。

生活反思/實踐
1.   你曾否像多默一樣對主懷疑,要求看見才相信?最後你是如何跨越這信仰的考驗?
2.   當你身邊的人遇到信仰的試練時,你會如何幫助和支持他/她渡過這黑暗的時期,重拾信仰之光?

教區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員會提供
2016 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