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7日 星期六

教理主題:對貧窮人優先的愛德

今天第一篇讀經的德訓篇,作者教導信友謙虛,在一切事上要謙下,才能在上主面前獲得恩寵。謙下並不是指外在的放下自己的身份或地位,而是從心裏向我們的天主明認祂是造物之主,所有恩寵之源。人本來就一無所有,所以人對天主的回應就是向祂開放,謙卑的接受祂所賞賜的一切。因此,當我們從天主那裡獲得禮物(恩寵)時,就該懷着感恩的心,無私的、慷慨地與人分享。要懷著謙下,這一點正好連結到今天福音中耶穌所指的:「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路14:11)

然而,今天要講述的教理主題的中心並不是「謙下」,而是聖史路加時常描述的耶穌對貧窮人和那些被社會所擯棄的人的關顧,及邀請他們共赴天國的盛宴。原來對貧窮人的關顧是耶穌基督在最後審判人時的一個重要準則!正如讀經二所說:我們已因著基督走近了熙雍山和永生天主的城、天上的耶路撒冷。參希12:22跟隨基督的人要效法耶穌,肖似祂,做祂所教導和實行的,以謙下的態度、彼此服侍,關懷我們身邊弱小、貧窮的人。

對貧窮人的關懷一直是教會所關注的。在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中,更申明「對貧窮人優先」的重要,基督徒且有義務促進公益。所謂公益,「即讓私人及團體可以充份而便利地玉成自身的社會生活條件的總和,.......包括整個人類的權利和義務。」《現代 No.26》此外,《天主教教理》更詳細闡釋公益是與所有人的生活有關。「公益要求每一個人,尤其那些掌權的人,謹慎明智。」(教理1906)公益包括三個基本的要素:首先就是對人之所以為人的尊重;第二是要求社會的福祉和團體自身的發展,而第三,公益是包括和平,即一個穩定和安全的正義秩序。(參閱教理1907-1909)

基於對耶穌基督所宣講的天國喜訊及教會一直以來對「公益」的訓導,我們就不難明白教會在梵二所強調「對貧窮人優先」的重要。耶穌在納匝肋開始傳教時,祂在會堂中誦讀依撒意亞先知書,清楚的說出:「他(天主)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路4:18)金口聖若望強而有力地提醒我們:「不讓窮人來分享我們的財產,這是偷竊他們,除掉他們的生命。我們所持有的財物,不是我們的,是他們的。」聖大額我略還進一步指出:「當我們給與貧窮者必需的物品,我們不是施予他們我個人的慷慨,我們是還給他們原來是他們的東西。與其說我們完成一項愛德的行為,不如說實行正義的行為。」(參閱教理2446)故此,對貧窮人優先的關顧不只是幫助個人的需要,亦同時指向出現不平等現象的社會根由。

最後,天主教教義部在《基督徒自由與解救的訓令》中訓導信友:「為此動了基督救世主的憐憫慈心,願意自己承擔這一切,使自己成為『最小兄弟中的一個』(瑪25:40,45)。為此對那些受不幸壓迫的人,是教會優先施予愛德的對象,雖然從起初就有許多教會成員努力這樣做,但總沒有停止責成自己,提昇、保護並救助那些窮苦人。教會常常在各處做了無數不可或缺的慈善事業;再者她以自己的社會學道理,努力尋求實現推動改革社會的結構,設法使生活條件合乎人格的尊嚴。」(No.68)願所有基督徒能秉承耶穌基督和教會的教導,努力以愛護窮人教會,為人類的尊嚴作見證。

生活反思/實踐
1. 聽了今天福音的訊息後,你會如何具體地在生活中關顧「貧窮的人」?你會邀請堂區的教友與你一起行動嗎?
2. 嘗試在祈禱中多默想耶穌基督的面容。求主帶領你在生活中所接觸到的人身上認出祂來,侍奉祂。

教區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員會提供
2016 年 8 月

2016年8月20日 星期六

教理主題:最後審判

天主願意所有人藉耶穌基督而得救,祂不斷召叫天下萬民聚集在以基督為首的教會內。教會勉勵信徒要珍惜生命,把握時機,在人生旅途中,勉力行善修德,不要耽誤,救恩之門是有時限的,當人的生命完結時,一切都將會完結。

本主日三篇讀經的中心思想,指出基督救恩的普世性。天主教會是大公的,天主從各城邦、民族召集子民,分沾祂的聖善和真福。我們加入教會,在團體內共融合一,彼此相親相愛,不斷淨化更新;更要負起傳教使命,廣邀眾人參加天國的筵席。讀經二中保祿宗徒鞭策信徒不要放棄信仰及偏離正道,天主深愛祂的子民,如慈父對子女般施教和懲戒,信徒不應輕視上主的譴責,應該懷著堅忍和服從的心,接受訓誨,磨練道德操守,好能「結出正義與和平的果實」,獲取進入天國的資格。

的確,人是依照造物主的「肖像和模樣」而受造。天主在人心中播下良知的種子,「賦給人自決的能力」,使我們能善用自由,在恩寵中尋求真理、行事抉擇能取善捨惡,抵達幸福圓滿的境界。最終每人在天主的法庭前,依各人在世間所行之善與惡,向天父呈交一生的賬目。(參《現代》17)

耶穌基督是永生的天主子,他到世上來是為救贖人類。他是天地的君王,統御萬有。耶穌第一次降臨,是一位謙卑的君王,以人的形態親近我們。耶穌以言以行,宣告天父的慈恩。他憐憫眾人、治癒疾病、邀請卑微、貧苦、犯罪的人接受福音,赦免罪過。耶穌向世人展示天父的慈愛,賜給世人豐盛的新生命。

耶穌在他的道理中,宣講末日的審判,他明確預示他會第二次來臨,是為審判世界。在世界窮盡時,基督坐在光榮的寶座上降來,以公義的審判者身份,審判生者、死者,凡有善必賞,有惡必罰。那時,各人的行為和心中的秘密、將會表露無遺。各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耶穌警告那些輕視天主的恩寵、妄用自由而犯罪的人,他們將受懲罰。信徒對待近人的態度,將披露出他們對天主的恩寵與慈愛是否接納或拒絕。而重要的是:凡在今世拒絕恩寵的人,他們要按照自己在世間的作為而受報應。(參教理 678, 679)

我們堅信天主是世界和歷史的主宰,當末日審判時,我們「面對面」看見天主,才能知悉整個創世工程和救恩計劃的終極意義,同時明白天主的眷顧是通過奇妙的途徑,引導萬有邁向最後的目標。教會的訓導闡明最後的審判是要啟示天主的正義,勝於任何受造物所行的不義,因為天父的愛比死亡更強烈。審判的訊息是為喚醒偏離正道的人悔改皈依,它啟發信徒對天主聖善的敬畏,使人為天國的正義而獻身。(參教理 1040,1041)

那麼基督是以甚麼標準來審判眾人?聖十字若望曾說:「愛是審判的基礎。」正如教宗方濟各在《慈悲特殊禧年詔書》中表述,上主對我們的講話,將成為日後審判我們的準則。我們有沒有給饑者食、渴者飲、裸者衣、花時間陪伴病人及坐監的人?我們有沒有幫助人解惑、免他們陷於失望及孤寂、幫助無知的人克勝愚昧,替那些被人剝奪基本需要的兒童脫離貧窮的桎梏?我們有沒有走近孤獨者和憂傷者、寬恕得罪我們的人?我們有沒有緩於發怒、在祈禱中將我們的弟兄姊妹交託給主?基督本人親臨在每位「最少的弟兄」身上。基督的身體就是受酷刑、壓迫、忍饑受餓、流離失所者的身體……這些「弱小的弟兄」,正等待著我們的撫慰、關懷。我們在現世對待他們的行為,將來一一成為呈交天父的賬目。(參《慈悲特殊禧年詔書》15)

縱然我們不知道基督何時再來,但我們必須時常警惕,期望我們在結束塵世短暫的旅程後,能加入受祝福者的行列,與主基督同赴天國的盛宴。我們深信,和光榮的基督一起凱旋之前,我們都要出現於「基督的法庭,按照生前所作的善行,領取恰當的賞報」-「行過善的,復活進入生命;作過惡的,復活接受懲罰」。(參《教會憲章》48)

生活反思/實踐
1. 作為天父的子女,你有沒有感覺到上主對你的鞭策?今天的讀經有否激勵你行愛德,關顧貧病弱少者?你會向誰伸出援手?
2. 你願意和家人/朋友分享你對天主的祝福和懲戒的體會嗎?你會勸導他們加入教會大家庭,一同體驗天父的慈愛、忠誠嗎?
   
教區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員會提供
2016 年 8 月

2016年8月13日 星期六

教理主題: 善與惡的衝突 ── 生命之路或是死亡之路

今天的讀經都是關於信徒與世界的惡爭鬥,基督徒該選擇耶穌基督的生命之路。

讀經一,耶肋米亞先知被首長們放入沒有水、但有污泥的蓄水池裡,任由他餓死。事件的背景是,先知照天主的話,勸諭人民不要投靠埃及來對抗巴比倫的統治,因為猶大實在無法抵抗強大的巴比倫帝國。先知不是不愛國,而是為了保衛耶路撒冷的安全、為了君王和國民的利害而已。同時,他呼籲人民悔改、離開罪惡的行徑,並指出這是他們解決目前困境的唯一方法。猶大眾人當然非常惱怒先知的說法,故下毒手。最後,先知是由一位外邦人(雇士人)把他從蓄水池裡救出來的。

聖詠回應讀經一,上主把作者從污泥中救出來,雖然在困厄中,作者依然全心信賴上主,不斷讚美天主。

讀經二,希伯來書鼓勵信眾以堅忍的心,與罪惡爭鬥到低。耶穌基督是「信德的創始者和完成者」(希 12:2),祂忍受罪人對他的叛逆凌辱、死在十字架上,為的是要堅強我們、叫我們不要灰心喪志,如今祂坐在聖父的右邊。基督是我們堅忍的模範,聖者的生命見證也能堅強我們的心志。

今天的福音,繼續之前幾個主日,是耶穌前往耶京路上沿途施教。耶穌告訴門徒,跟隨祂會遇到的鬥爭。「我來是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麼切望它已經燃燒起來!」(路 12:49)。「火」是指聖神之火(宗 2 章),耶穌多麼渴望聖神的火能夠散布全世界,燃點每個人的心;也有學者主張,這「火」是指因信仰耶穌而與不信者所起的紛爭。耶穌繼續說:「我有一種應受的洗禮」(路 12:50),這是指祂的苦難死亡(瑪 16:21);我們作為基督徒,是受聖神和火的洗禮(路 3:16),我們選擇跟隨基督,要同祂一樣,與世界的惡博鬥、不惜受苦犧牲。

在福音裡,耶穌闡明祂為地上帶來分裂,即使是至親的家人,也會因為信仰或不信仰基督的道理而互相排斥、攻擊。我們該注意,基督決不是要分裂家庭,這裡只是想指出,人或是跟隨基督、站在祂的一邊,或是反對祂而站在另一邊,決沒有中間的路線。

耶穌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裡去」(若 14:6)。「基督的道路『導入生命』,它和『導入喪亡』的道路正好相反(瑪 7:13)。福音中兩條道路的比喻是教會常講的教理。這表示倫理的抉擇為我們的得救很重要。『有兩條道路,一條是生命之路,另一條是死亡之路;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區別』(《十二宗徒訓誨錄》 1:1)。」(教理 1696)

先賢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在 1995 年頒布《生命的福音》通諭,面對充斥著罪與死亡的世界,教宗提醒世人返回基督生命的福音。「這傳福音的使命在今天尤其急迫,因為對個人及民族生命的威脅,不但急遽增加,也日趨嚴重,尤其是對弱小又無自衛能力的生命。除了古老的災禍,如貧窮、飢餓、流行性疾病、暴力和戰爭外,又出現了新的威脅,而且規模之龐大,令人心驚。……各種殺人罪、種族屠殺、墮胎、安樂死及故意自殺等危害生命的惡行;損害肢體完整、虐待身體及心靈的酷刑、企圖控制人心等侵犯人格完整的惡行;非人的生活條件、任意拘留及放逐、奴役、娼淫、婦女及幼童買賣等貶抑人格尊嚴的惡行;將工人只視作賺取利潤的工具,而忽視其擁有自由及責任感的、侮辱人格的工作條件。這一切及其它類似的種種都是可恥的、有辱文明的罪孽。這些罪孽固使受之者含羞蒙辱,但尤其玷污主使者,同時又是對造物主最大侮辱。」(《生命的福音》3)

在這充滿著罪惡的世界,我們基督徒要作地上的鹽、世界的光,不怕艱難,將基督生命的道路指示給世人。

生活反思/實踐
1. 耶肋米亞先知因為宣講天主的話而遭到迫害,忠言總是逆耳的!天主,求祢賜給我們智慧,能夠辨析祢的話,並賜我們勇氣宣講祢的話。
2. 再次細心閱讀《生命的福音》第 3 節,罪惡實實在在充滿這個世界。讓我們細察並懺悔自己的罪,並求天主給我們力量與罪惡爭鬥。

教區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員會提供
2016 年 8 月

2016年8月6日 星期六

教理主題:基督徒的希望

本主日第一篇讀經選自智慧篇,它重述以民出谷得自由的祝福。上主保存了祂的子民,保障了他們的自由,又保證了他們果實累累。透過每年慶祝逾越節,提醒以民等待及期盼上主許諾的實現。同樣地,第二篇讀經細述亞巴郎夫婦企盼上主應允他們子孫繁多如天上的星辰的實現。希伯來書的作者用此故事提醒當時信德日趨淡忘的猶太基督徒團體,強調活在現世旅途的信徒,要保持堅強及忠信,好能獲享眾所盼望的天上賞報。路加福音記述耶穌對其跟隨者的教導:真門徒的意義。門徒要對世財超脫,對貧者慷慨。耶穌又教導門徒要警醒,因為主人隨時回來。因此,作好準備,警醒及負責任的管家精神就是作為門徒的特性。若我們希望掙取天上的財寶,我們就該有上述的態度。總的來說,本主日聖經的主題是「基督徒的希望」。

天主教教理在兩處論述基督徒的希望,其一是超性的德行,其二是從誡命的第一條解說。讓我們先談談超性的德行。超性的德行有三,就是信德、望德和愛德。這些德行有別於人性的德行,是直接以三位一體的天主為根源、動機和對象的。神性的德行好比水,天主把它灌注在他的信徒們的靈魂上,他們便有了活出天主子女生活的能力,以及立功勞和升天堂的名份。神性的德行是天主聖神臨在我們心中,在我們心中行動的保証。(CCC1812-13)

藉望德我們渴望並期待從天主而來的永恆生命作為我們的幸福,完全信賴基督的許諾,並信靠聖神恩寵的助祐;為得到這許諾就要有堅持到底(直到今世生命的終結)的德行。望德也是對人追求幸福的天性的一種回應;它包羅人所有行為的動機,使它們淨化,配合天國的要求。望德維持人的勇氣,支持人渡過絕望的危機,鼓勵人等待永恆福樂的來到。望德防止人自私,使人樂於幫助他人。(CCC1817-18)

基督信徒的望德,脫胎於舊約聖經中所記載的天主選民的望德。天主選民的這種美德特別體現在亞巴郎祭殺愛子依撒格的壯舉上。聖保祿宗徒解釋這行為的意義,說︰亞巴郎「在絕望中仍懷著希望而相信了,因此便成了萬民之父。」(CCC1819)信德與望德有著密切的關係,先有信,其後才是望,因望要有目標,而這目標只能在信的光照下達至。

基督信徒的望德,是以耶穌本人及其教誨為中心。在「山中聖訓」裡,他指引我們舉心嚮往天國,通往那裡的這條途徑上有許多考驗。但由於耶穌受難的功勞,天主必定會保護我們,絕不會讓我們的望德「落空」。聖保祿宗徒把望德比作一件武器,說︰「我們應該穿上信德和愛德」做甲,戴上得救的望德做盔。」(得前五 8) 他又說,「論望德,要喜樂﹔在困難中,要忍耐。」我們要在祈禱中,表達並培養我們的望德,特別是在念天主經的時候。這篇經文包括了基督信徒望德的全部對象。(CCC1820)

第一條誡命也針對違反望德的罪,就是失望和妄望。失望意味著人忘記了救恩的可能性,亦否定了天主既許必踐;妄望是人對自己的能力存有妄想,希望不需要天主,又或者以為人不用真悔改,天主也會寬恕。第一誡清楚地要求信徒要全心、全靈、全意、全力愛上主,我們的天主,強調沒有別的神值得我們投身。(CCC2091-92)

教宗方濟各在去年9月9日彌撒講道中,說:「望德是一項恩寵,是聖神的禮物。主耶穌是喜悅的望德,是中心、是一切。我們必須說:『我對耶穌基督懷有希望,祂仍活著,現居住在聖體內,臨在於祂的聖言中』。求主耶穌賜予我們這一恩寵。」

生活反思/實踐
1.  福音故事能否助你增強對主的信靠呢?
2.  基督信徒的望德與舊約聖經中天主選民的期望有什麼關係?
3.  基督信徒應該怎樣實踐我們的望德?

教區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員會提供
2016 年 7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