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7日 星期六

教理主題:社會正義

今天的讀經一選自亞毛斯先知書。當時正值以色列(北國)和猶大(南國)分裂的時代,以色列國正享政治、經濟及文化的黃金時代,但社會道德日下,宗教生活更是混亂不堪;邪神敬禮盛行。在社會上層過着奢侈生活的權貴人物,無視「梅瑟法律」中對貧窮者和勞工階層的保護,極力欺詐、壓迫和虐待他們。先知大力譴責這些不公義的行為,為受壓迫者伸張正義,並警告天主必帶來祂公義的審判和懲罰,消滅一切惡人惡行。讀經二中保祿強調基督徒祈禱的重要性,特別是為社會中有權位的人士祈禱,因為他們身繫社會的和平及健康的發展。

今天的福音選自路加「不忠信的管家」的比喻。首先我們要留意耶穌這個比喻宣講時的對象,路加強調是門徒而非外人。因此這個比喻的目的主要是為教導門徒,而非譴責或爭辯。比喻中的管家是一位非常典型的「世俗之子」,既不義,卻十分精明。耶穌希望我們學習的,不是他的不義,而是他的精明。管家面對被解僱的危機時,懂得善用他的精明去準備出路。而基督徒作為「光明之子」,更要精明地善用地上世俗的錢財,去追求天上永恆的賞報。在說完了這個比喻後,耶穌接著給了我們兩個相關的忠告。首先,若我們在世俗的事務(即小的事情)上忠信於上主的教導,善用世物去發揮愛主愛人的精神,那麼我們必會在天國裡(即大的事情)得享永恆的福樂(真實的錢財)。另一方面,耶穌也提醒我們,俗世的財富(包括權力和虛榮等)很容易成為阻礙我們忠信於天主盟約的偶像。因此,耶穌要求我們必須在這兩個「主人」(即天主和世上的錢財)中作出抉擇。總的來說,基督徒的目標就是要善用世上的財物來實現自己生命的真諦,為永生作準備,而不是作世上財物的奴隸。

亞毛斯先知可以說是舊約聖經中對維護社會正義一位極具代表性的人物。此外,耶穌也教導我們要善用世物。那麼,現時天主教的社會訓導對社會正義的理解和要求又是如何?在以下的篇幅中我們將會略加討論。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在進入世界的時候,人並沒有為發展肉體和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一切,他需要其他的人。人顯然存有與年齡、體能、智能、人品、利益交流、財富分配等有關的差異。「才能」並不是平等地分配的(教理 1936)。的確,儘管在天主眼中所有人都是同等的尊貴,都是按祂的肖像而受造的,但我們內在之間確實存在著一定程度天賦的差異,無論是在身體上或是在不同方面的才能上。此外,不同的社會環境和機遇也影響著我們的成長,使我們發展成獨一無二的人。

天主容許這樣差異的存在,有其特别的原因。這些差異乃屬天主的計畫,祂願意每個人從他人得到他所需要的,而享有某些特殊「才能」的人,要把利益輸送給那些需要的人。差異鼓勵,而且屢次要求人們慷慨大量,宅心仁厚,樂意分施;差異促使各文化彼此豐富充實(教理 1937)。在這樣的前提下,天主教會按傳統聖多瑪斯對社會正義的理解,就是「強大而堅定的意願,使每一個人都得到他所應得的」。天主的愛召叫眾人合而為一,所以社會正義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共享資源,守望相助,絕不自私自利。由此可見正義和愛德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正義除了要求人人得到相稱的權益外,也要求在所有契約和交易之中,參與的各方都得到公平的對待。聖女加大利肋‧西恩那嘗試從天主的角度出發,反省社會正義的問題。她寫道:「我不把所有德行平等地分給每個人。……有許多德行,我就這樣分給了人,有的給這人,有的給那人。……給這人愛德;給那人義德;給這人謙遜的德行,給那人活潑的信德。……至於現世的財富,為人生必需的事物,我以更大的不平等分施給人。我不願意每個人都擁有為生活必需的一切,為了使人們因生活的急需,在彼此之間有實行愛德的機會。……我願意他們互相需要,並做我的管家,為分施他們受自我的恩寵和贈與。」(參閱教理 1937 並註)

總的來說,社會正義的終極目的就是要保護人的尊嚴,以及由此尊嚴而衍生的人的權利。人與人的差異乃屬天主的計畫,祂願意我們彼此需要。這些差異該激勵我們實踐愛德(教理 1946)。在彼此相愛中,我們在追求天國永恆的價值並參與天主創造的計劃。

生活反思/實踐
1. 你認為社會正義是甚麼?你認為社會正義與天主的信仰有甚麼關係?
2. 在日常生活中,你怎樣實踐社會正義的要求?你怎樣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尊嚴和應得的權利?

教區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員會提供
2016 年 9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