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3日 星期六

教理主題: 善與惡的衝突 ── 生命之路或是死亡之路

今天的讀經都是關於信徒與世界的惡爭鬥,基督徒該選擇耶穌基督的生命之路。

讀經一,耶肋米亞先知被首長們放入沒有水、但有污泥的蓄水池裡,任由他餓死。事件的背景是,先知照天主的話,勸諭人民不要投靠埃及來對抗巴比倫的統治,因為猶大實在無法抵抗強大的巴比倫帝國。先知不是不愛國,而是為了保衛耶路撒冷的安全、為了君王和國民的利害而已。同時,他呼籲人民悔改、離開罪惡的行徑,並指出這是他們解決目前困境的唯一方法。猶大眾人當然非常惱怒先知的說法,故下毒手。最後,先知是由一位外邦人(雇士人)把他從蓄水池裡救出來的。

聖詠回應讀經一,上主把作者從污泥中救出來,雖然在困厄中,作者依然全心信賴上主,不斷讚美天主。

讀經二,希伯來書鼓勵信眾以堅忍的心,與罪惡爭鬥到低。耶穌基督是「信德的創始者和完成者」(希 12:2),祂忍受罪人對他的叛逆凌辱、死在十字架上,為的是要堅強我們、叫我們不要灰心喪志,如今祂坐在聖父的右邊。基督是我們堅忍的模範,聖者的生命見證也能堅強我們的心志。

今天的福音,繼續之前幾個主日,是耶穌前往耶京路上沿途施教。耶穌告訴門徒,跟隨祂會遇到的鬥爭。「我來是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麼切望它已經燃燒起來!」(路 12:49)。「火」是指聖神之火(宗 2 章),耶穌多麼渴望聖神的火能夠散布全世界,燃點每個人的心;也有學者主張,這「火」是指因信仰耶穌而與不信者所起的紛爭。耶穌繼續說:「我有一種應受的洗禮」(路 12:50),這是指祂的苦難死亡(瑪 16:21);我們作為基督徒,是受聖神和火的洗禮(路 3:16),我們選擇跟隨基督,要同祂一樣,與世界的惡博鬥、不惜受苦犧牲。

在福音裡,耶穌闡明祂為地上帶來分裂,即使是至親的家人,也會因為信仰或不信仰基督的道理而互相排斥、攻擊。我們該注意,基督決不是要分裂家庭,這裡只是想指出,人或是跟隨基督、站在祂的一邊,或是反對祂而站在另一邊,決沒有中間的路線。

耶穌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裡去」(若 14:6)。「基督的道路『導入生命』,它和『導入喪亡』的道路正好相反(瑪 7:13)。福音中兩條道路的比喻是教會常講的教理。這表示倫理的抉擇為我們的得救很重要。『有兩條道路,一條是生命之路,另一條是死亡之路;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區別』(《十二宗徒訓誨錄》 1:1)。」(教理 1696)

先賢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在 1995 年頒布《生命的福音》通諭,面對充斥著罪與死亡的世界,教宗提醒世人返回基督生命的福音。「這傳福音的使命在今天尤其急迫,因為對個人及民族生命的威脅,不但急遽增加,也日趨嚴重,尤其是對弱小又無自衛能力的生命。除了古老的災禍,如貧窮、飢餓、流行性疾病、暴力和戰爭外,又出現了新的威脅,而且規模之龐大,令人心驚。……各種殺人罪、種族屠殺、墮胎、安樂死及故意自殺等危害生命的惡行;損害肢體完整、虐待身體及心靈的酷刑、企圖控制人心等侵犯人格完整的惡行;非人的生活條件、任意拘留及放逐、奴役、娼淫、婦女及幼童買賣等貶抑人格尊嚴的惡行;將工人只視作賺取利潤的工具,而忽視其擁有自由及責任感的、侮辱人格的工作條件。這一切及其它類似的種種都是可恥的、有辱文明的罪孽。這些罪孽固使受之者含羞蒙辱,但尤其玷污主使者,同時又是對造物主最大侮辱。」(《生命的福音》3)

在這充滿著罪惡的世界,我們基督徒要作地上的鹽、世界的光,不怕艱難,將基督生命的道路指示給世人。

生活反思/實踐
1. 耶肋米亞先知因為宣講天主的話而遭到迫害,忠言總是逆耳的!天主,求祢賜給我們智慧,能夠辨析祢的話,並賜我們勇氣宣講祢的話。
2. 再次細心閱讀《生命的福音》第 3 節,罪惡實實在在充滿這個世界。讓我們細察並懺悔自己的罪,並求天主給我們力量與罪惡爭鬥。

教區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員會提供
2016 年 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