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8日 星期二

教理主題:皈依

四旬期的其中一個重點就是悔改和皈依,而這也是本星期主日讀經的主題。但與上星期的重點有所不同,本星期的主題主要是突顯出人在面對天主慈愛的召喚時應作出的回應,即痛悔、承認己罪和接受天主的寬恕。今天的讀經一的背景是以色列子民經歷了在曠野裡四十年的流浪生活之後,終於在若蘇厄的領導之下,開始進入福地,而「瑪納」也停止降下了。這標誌著上主必會帶領祂的選民離開「流離失所」之地,進入到福地的喜樂和平安之中,並分享天國的盛宴。讀經二則選自格林多人後書。保祿宗徒以他自己「蒙恩得救」的經驗出發,強調「悔改」使人與天主和好,並在基督內成為一個新的「受造物」。而人之可以得救完全是出於耶穌基督的功勞,因為祂在十字架上承擔了我們的罪過(成了罪),好使我們也能分享天主的正義。基督徒在悔改和皈依後,就要成為修和的使者,好使他人也可以得蒙上主的救恩。今天的福音選自路加福音中家喻戶曉的「浪子回頭」的故事。《天主教教理》第 1439 條說這故事淋漓盡致地描寫了人皈依和懺悔的過程。「慈父」是這比喻中的核心人物。小兒子在懷念父親的慈愛和痛悔自己的罪過後,決定回到父親面前承認自己的過失,並走上回家的道路。父親喜悅又慷慨地迎接他,這些都是皈依過程固有的特點。父親為悔改的兒子準備了上等的袍子及盛宴,象徵著一個新的生命,一個純淨、高尚、並充滿喜樂的生命,也象徵著人回頭歸向天主和教會的情形。此外,從父親對大兒子的對話中,也提醒了我們要放開心胸,高興地接納墮落後卻悔改了的弟兄,因為他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的。

「你們要回頭改過,信從福音。」(谷 1:15)這是聖灰禮儀中信眾領受聖灰時主禮向他們的說話。事實上,儘管已領受洗禮的人因參與耶穌基督的死亡和復活已從罪惡的枷鎖中被釋放出來,成為聖潔無瑕疵的;但在入門聖事中所接受的新生命,並沒有消除人性的脆弱和軟弱,也沒有免除人犯罪的傾向,這種私慾偏情仍存在於受過洗的人身上(教理 1426)。聖事的恩寵可以幫助我們克服這種犯罪的傾向,因此我們要依靠基督的恩寵,在基督徒的生活裡,接受考驗,不斷戰鬥。這個轉向和遠離罪惡的過程就是「悔改和皈依」,這是一生的戰鬥,以邁向上主不停召叫我們奔赴的聖德和永生。

耶穌在開始祂的公開生活時,就宣講「悔改和信從福音」的訊息(谷 1:15,路 4:17)。這悔改和皈依的迫切性不只是為那些初次聽信福音並準備接受洗禮的慕道者,也是為所有的基督信徒。事實上,悔改是所有信徒在領洗後一生不斷的旅程。基督召叫我們皈依,這召叫仍不斷在基督徒的生活中迴響。這再次的皈依,是整個教會從不間斷的任務。這悔改的努力不但是人的工作,也是一顆「痛悔之心」的行動;這顆痛悔的心受到恩寵的吸引和感動,而回應天主的仁愛,因為祂先愛了我們(教理 1428)。

梵二大公會議也探討了教會與罪人皈依的關係。教會憲章說:「教會在自己的懷抱中,卻有罪人。教會是聖的,同時都常需要潔煉,不斷地實行補贖,追求革新。教會以堅忍和愛德克服其內在與外在的困難,並且在幽暗中忠實地向世界揭示主的奧蹟,直到最後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出現。」(教會 8)

除了個人的悔改外,社會和團體都被召叫參與這皈依的旅程,因為罪惡和犯罪的傾向都深深地植根在社會之中,並由不同的團體所經驗著。明白到無論是個人或團體都需要迫切的與天主修好,教會在四旬期時對天主作出這樣的祈禱:「聖父,你每年恩賜我們,以淨化的心靈,歡欣期待逾越節的奧蹟,俾能以虔誠的祈禱和愛德工作,及參與重生的聖事,而到達作你寵愛子女的美滿境界。」(四旬期頌謝詞(一))最後,儘管皈依是人一生中不斷的戰鬥和旅程,但在這過程中,人內心真正的悔改和皈依定必會帶來人基本的轉變,並以外在的標記和行動展示出來。因此,虔誠的祈禱和愛德的服務都是人皈依天主後的外在表現,人藉此加深與天主、自己及與他人的關係和共融,好能向天國的永生邁進。

生活反思/實踐
1.  從「浪子回頭」的比喻中,你看到甚麼是人悔改和皈依天主的特點和元素呢?你認為在現時教會的修和聖事中,有沒有這些特點和元素?
2.  在本年的四旬期中,你會以甚麼行動來加強皈依天主的決心,好能與候洗者一起,參與主逾越節的奧蹟?

教區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員會提供
2016 年 2 月